首页 > 新闻 > 热点新闻
返回 >>

搭平台集思聚力 促创新各展所长 —— 访CIC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

发布日期:2015-01-31收藏

365医学网 :霍教授,您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 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 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 势。作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 委兼CIC峰会主 席,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 2014 年我国心血管病医疗器械 创新方面面临的形势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霍勇教授:创新显然是社会发展 的驱动力,没有创新,社会就没有发 展。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总量增加 的比较快,但相比较而言,创新的东 西仍然不够多。以我们心血管学科为 例,重要医疗器械几乎 95% 以上都是 国外的产品,或者说是国外的原创器 械。尽管我们国家也有相当多的器械, 比如药物洗脱支架,国内 3/4 的市场 已经被国产器械占据了,但这个器械 的原创性东西并不在我们手中。尽管 我们可能会有一些局部或细节性的改 进,比如我们在世界上最早生产出有可降解涂层的支架,但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整体上原创的产品。原创性是发展的源泉,如冠心病介入治疗,我国的规模已经处在世界 第二位了。用不了几年,中国总量将 是世界第一,但是如果没有中国原创 的器械,显然这是我们非常非常不愿意看到,非常尴尬的一个局面。你今 天去拷贝,明天还去拷贝,显然不是 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发展之道。

 

2014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看,我举这样几个例子,比如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孔祥清教授牵头研发的国产瓣膜包括主动脉瓣膜、肺动脉瓣膜、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新器械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成果;西苑医院的冯新庆教授在治疗心衰方面有一个过滤装置的创新性产品,这个产品目前已经上市了。此外,我们正在和美国合作做一个经皮二尖瓣置换瓣膜的动物实验,因为前几次动物试验都是我去美国做的,做了三批动物实验,到最后一批已经非常成功了。我们现在还在做一个可降解支架的实验,目前已经报批完成了,马上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365医 学 网 :2014 12 月, 中国专家在以色列参加了第二届 Wall To Wall 专题会议。通过面对面与以色列 临床及工程专家交流,与会的中国专 家对借助以色列先进经验帮助中国解决医疗创新研发环节的实际问题有了深 入的体会。对您而言,这已是第二次参 加 Wall To Wall 专题会议,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参加这一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霍勇教授:科技创新是我们必须 面对的一个课题。在国际上,美国,欧 洲,尤其是以色列,他们的医生创新意识非常之强。在以色列的创新环境下,医生几乎都有创新的想法,整个以色列只有 800 万人口,但是它有 800家医疗器械公司,专门负责研究和创新。以色列只有 800 万人口啊,医生能有多少?没多少,但他有 800 家公司。

以色列有一个举办了10年的国际心脑血管系统应用及高科技生命科学技术创新大会(Innovation in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简 称 ICI),从去年开始邀请中国专家去参会。基于中国与以色列在心血管领域的优势互补性,双方携手创建了“Wall To Wall/“从中国长城到耶路撒冷哭墙”科学计划。在第一次 Wall To Wall 论坛 举办后不久,2014 1 月,我们召开 了第一届中国心血管创新论坛(China Innovations inCardiologyCIC),CIC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此次会议以色 列 ICI 大会的三位主席都出席了会议。

 

 

365医学网 :去年的CIC 峰会上, 您曾谈到要鼓励医生投入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中,而不要做旁观者。但据我们了解,在现实中医生参与产业创新仍面临着很多困难,尤其在如何获得投资,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的困难更加突出。能否请您谈谈如何用好 CIC 这一平台,更好地实现临床专家与产业投资界的合作?

 

 

霍勇教授:从科技创新本身的规 律来说,医学真正的创新一定来源于医生,这是毫无疑问的。企业也可能有好的技术、好的想法,但因为他不在临床,不可能天天去给病人做手术, 所以对器械的需求和存在的不足,永远不会像医生那样清楚。所以,我说创新一定来源于医生。当然,创新离不开企业。医生提出问题以后,企业如何更好的抓住这些想法,把它变成产品,或者把它变成可以进一步研发的产品?这是一个从医生的想法到企业产品的过程。

其次,还需要社会的资本,比如说风投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间,各自的定位很重要。医生,不排除有的想自己开公司,但据我们了解并不总是向往当老板的。所以,在以色列医生有了好的点子,就卖给公司,他自己还是做医生,还可以有点子想。这就是各有各自的定位,各得其所,我 认为这就是创新中很重要的一条。

再次,创新需要团队的合作,包括很多方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大家能够形成统一的意识。

CIC上客观讲仅仅是一个会议而已,但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来促进医生提高创新意识,进而逐渐打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界人士和投资界的人士来帮助医生搞创新。这个会议的目的很明确,首先是我们专业层面的会议,要通过会议提高大家的主动创新思维;其次,要搭建平台让企业和资本来帮助医生来实现创新;最后,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大环境。

 

365医学网 :谈到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大环境,我们知道,由于医疗器械国产化投资大,收效慢,风险高,我国在重要核心医疗器械设备的研发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于推动我国医疗器械国产化,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大环境,您都有哪些建议?

 

霍勇教授:在我们国家,医疗器械的创新势在必行。一般来讲,在国际成熟的医药市场上,器械和药品的比例是11, 就是一半是药品, 一半是器械。但在我们国家,基本上是10 1,就是药是 10,器械是 1。这就是说,器械在我国医疗市场上的使用还很少。而且在国产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器械本来就少,国产器械更少,而国产的创新器械就更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推进这件事情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谈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大环境,我觉得江苏省人民医院就已经形成一些鼓励创新的好经验,比如他们提出医生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利用业余时间搞出来的创新,形成产品后的成果都是医生自己的。医院不再像原来一样,说职务创新要交多大的比例给医院, 可能也会根据情况,有一定的比例比如10% 20%交给医院,但是明确成果首先是医生自己,大部分利益所得也是医生的。只要你做出来就是你的,不是我医院的。所以,这种宽松环境,就比较利于大家创新。如果不把这个环境做好,比如说医生创新以后,医院说我要你多少钱,不然我就和你打官司,那他这个创新就没法再做了。当然,鼓励创新,国家还应当保障有相应的经费和项目基金投入。

 

 

■霍 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心脏学院院士 (FACC),现 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 任,亚太心脏协会 (APHA) 主席,亚太介入 心脏病学会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 分会主任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副主席,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协会主席、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 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前 任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 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内科学系主任,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心血管疾病介入 诊疗技术管理专家工作组组长,卫生和计划 生育委员会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考试专家委 员 会主任 委员、 卫生 和计 划生 育委员会合 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心血管药物专业组组长,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介入分册(中文版 )》主编等多种期刊主编, 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中央科技医卫委员会副 主任、民进市委科技医卫委员会副主任、西 城医卫联合支部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等。